家电年报废量将达1.6亿台 回收链敲警钟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我国已开始进入家用电器报废的高峰期,每年的理论报废量超过5000万台,报废量年均增长20%,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年报废量将达到1.6亿多台。

    据悉,1吨废弃电脑及部件中约有0.45kg黄金、270kg塑料、128.7kg铜、1kg铁、58.5kg铅、39.6kg锡、36kg镍、19.8kg锑,还有钯、铂等贵重金属,仅这0.45kg黄金,价值就约为6000美元。

    2009年“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在国家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初步建立了由生产企业、销售商、正规拆解企业构成的废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如今政策结束,在巨额利益的驱使下,这一体系有被冲断的风险。据悉,私人拆解成本几乎为零,每吨却可获利3000-10000元。

    回收体系初建,两年一条新产业链

    2009年6月国家开始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家电回收企业以招标方式确定,中标回收企业收购的旧家电一律交售给指定拆解企业进行拆解处理。中标回收企业既有苏宁、国美、大中这样的大型家电零售商,也有联想、海尔、格力等家电生产企业,还有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这样的单纯回收企业,家电以旧换新回收渠道实现多元化。

    通过这项措施,废旧家电被统一回收到正规拆解企业拆解处理。由于国家给予一定补贴,消费者愿意把废家电交给生产企业或商场,正规拆解企业也得以通过正规渠道得到集中回收的旧家电。据李东生介绍,到政策结束的两年多来,符合环保要求的拆解企业已经达到了102家。

    由此,一条由生产企业、销售商、正规拆解企业构成的废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初步建立。

    政策断档,正规企业恐断炊

    随着“以旧换新”的结束,这条家电回收产业链却面临被“游击队”冲断的风险。正规回收处理企业由于加装昂贵的环保设施,还要开具正规发票,运作成本较高,所以在回收旧家电时与小作坊相比缺乏价格优势。

    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以前,废旧家电约50%被卖到了废品市场,40%送给了亲戚朋友,10%还闲置在家,还有极少部分被丢弃。

    据李东生介绍,当时,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与再利用业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天津郊区、浙江台州、广东清远、南海和汕头等地,这些地区以拆解废旧电子产品以及处理洋垃圾为主,各地区基本上都有自发形成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网络,回收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被称为“游击队”、走街串巷的收废商贩;二是打着“以旧换新”的旗号,但其实仍与“游击队”合作,集中回收废旧家电的商家和卖场;三是少数具有资质的电子废弃物拆解企业从各渠道回收并处置废旧家电。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第一和第二种渠道。

    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前,市场活跃着大批个体回收户,在各地旧货市场租家门店,其承揽的业务多样,既有废旧电器回收,也出售二手产品,还可能承揽维修业务。成色新的话,可以直接转卖给有需求的消费者,成色旧的就卖废品,或者拆零件。在这种模式下,拆解环节隐忧频生。为了节约成本,基本都采用最简陋的设备和简单的粗放型处理技术提炼贵重金属,如焚烧和酸解,直接对空气、土壤和水质造成了极大的污染。